五月初日本黃金週時大量日籍旅客擠爆九份後,最近在日本推特流行起"看名畫學台灣"(#名画で学ぶ台湾),不少台日網友也接力創作,引發話題討論。而小編也隨性加入一張創作"愛之森林裡的瑪特蕾娜",順便介紹名畫及故事。
週日下午看著時間流逝的上班族,OS:我不想上班!
以下是認真的介紹名畫與故事
愛之森林裡的瑪特蕾娜
埃米爾伯納德 (Emile Bernard 1868 - 1940,法國後印象派畫家。)
1888年作 油彩 畫布 137x164 公分
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藏
這件標題為『愛之森林裡的瑪特蕾娜』的大幅畫作,欣賞當下,讓人覺得它更像一首愛的詩篇。事實上『愛之森林』、『瑪特蕾娜』確有其地也確有其人。前者是畫家伯納德曾經住過的地方 -位於多腦河畔阿凡橋 (Pont Aven) 小村莊裡的小森林,後者則是伯納德妹妹的名字。
1885年5月,伯納德與母親、妹妹,搬去了阿凡橋居住,他很快地就和也住於該區的高更及一些畫家們成了要好朋友,阿凡橋小鎮色彩豐富的景色與當地生活質樸、信仰虔誠的農夫農婦們,在在提供了畫家最好的繪畫靈感與題材。『愛之森林』是由喜與畫家往來的一位當地地主,特別為畫家們規劃的一個寫生、畫畫、交誼的場所。
瑪特蕾娜橫臥於畫面前方的草地上,右肘撐著頭,双眼無意識地凝視著上方,一副沉浸在暇思或夢境中的樣子。另外一側則有著綿延細長的樹木,我們也看到樹林裡靜靜流著的阿凡河,河面上映著綠樹的倒影。這幅畫中,既沒有使用過於強烈的顏色,也沒有顯著的明暗對比,只呈現出平和、恬靜氣氛的美麗畫面。
這幅畫比較引人注目的地方,是沿著畫中人物身軀,有著明顯的黑色輪廓線。這種畫法不僅限於伯納德一人,事實上在當時,已經被公認為是『阿凡橋畫派』畫家們的一項"註冊商標"。從現今的眼光來看,也許並非是什麼了不起的創意,但是對於籠罩在印象派美術風潮的19世紀末而言,它實在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大膽手法。
[caption id="attachment_1867" align="aligncenter" width="600"] 沿著畫中人物身軀,有著明顯的黑色輪廓線[/caption]像這樣的輪廓線,我們也可在中國的景泰藍工藝品上看到類似的手法,也許是得自它的靈感或借用其技法也說不定,這種繪畫方式後來被稱為『景泰藍主義』(Cloisonnism),意指間隔空間式的畫風,其特色為著重於大塊原色面與黑色粗輪廓線的藝術風格。向來自信的伯納德,曾自訏他是這種畫法的始祖,但高更並不以為然,還曾在公開場合予以否定。伯、高二人也因此失去和睦,最後二人漸行漸遠,伯納德改拜塞尚為師。
這幅畫的模特兒瑪特蕾娜,在當時是許多畫家追求的對象,高更也一度欲親芳澤,後來她嫁給了高更的一位好朋友。儘管高更與伯納德之間有一個打不開的心結,但一見到這幅充滿羅曼蒂克氣氛的畫作,即使是高更也不禁發出這樣的讚嘆:『這幅畫並不著重在對自然的描繪或再現,其藝術表現的手法是抽象的,是藉著對自然的憧憬與夢幻而引發出來的。』
註1. 本文主要內容取材於日本每日新聞舊報紙,週日藝文版日本藝評家所撰藝評內容。 註2. 畫作貼圖,截圖自網路。
“本站分享之<名畫介紹與賞析>系列,由宋安樂先生提供,透過藝術欣賞來豐富美學感受”
名畫介紹與賞析專欄作家:宋安樂先生